正信佛教


| 佛教文化 >> 正信佛教
正信佛教 
 
征信的佛教不违本事释迦摩尼佛的教育,首先需了解佛陀教育的根本:
四谛 
苦、集、灭、道 
1、 苦谛--人生如同苦海泛舟 

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各种苦恼贯穿的,共有八苦: 

(1)生苦:胎儿出生,在在成长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,充满痛苦。 

(2)老苦:人到老年,发白脱落,牙齿老化,嚼食困难,耳聋背驼,行走艰难,倍感痛苦。 

(3)病苦:人要患各种疾病,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。 

(4)死苦:人将临死,对死亡充满恐惧,弥恋现世的生活,感到痛苦。 

(5)怨憎会苦:与自己所讨厌的人不得已而相会、结合。对自己憎恶的环境想脱离而又脱离不了。不想遇到的事偏偏又遇到,令人苦恼不堪。 

(6)爱别离苦:与自己相爱的人别离,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或环境分开也是痛苦的。 

(7)求不得苦: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,自己想追求的事或人得不到,精神上感到痛苦。 

(8)五盛荫苦:人生就是苦,人生是诸苦的集合体。 

2、集谛--苦从何来 

人生苦有种种,其原因何在,集谛作此回答,根本原因在于人生所具有的情欲,由于人的欲望,产生各种行为,由此带来一连串苦恼。 

3、灭谛--放弃贪欲,断绝苦恼 

灭谛告诉人们一定要灭除情欲,无所追求,无所欲望,便可脱离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,达到涅磐的境界。 

4、道谛--正确驾驭人生之舟,脱离苦海,到达幸福的彼岸 

已知人生是苦,已知苦之原因,已定灭苦之心,那么如何灭苦? 

道谛作了回答,“道”含有方法和途径两种含义,具体分为八正道: 

(1)正见--对四谛正确理解 

(2)正思维--对四谛深入的思考 

(3)正语--生活中,使用正确而美好的语言 

(4)正业--规范自己的行为 

(5)正命--生活中做到清心寡欲,正确看待生命的意义 

(6)正念--对四谛正确的忆念 

(7)正定--依四谛之理,正确修持禅定 
(8)正精神--集中精力,正确不断的修持 
众生应,当知苦、应断集、证得灭、趋入道。 
十二因缘  
一、无明,二、行,三、识,四、名色,五、六入,六、触,七、受,八、爱,九、取,十、有,十一、生,十二、老死。 
  一、无明: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,晦昧空境,无所明了,昏扰扰相,以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,无明是粗细烦恼迷惑妄心,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源。同时也是涅槃解脱,菩提寂静的根本。《楞严经》对于真妄二种根本道理,讲得十分透彻。 
  二、行:行是业行,因为有了无明迷惑妄心,所以于诸法本来无我妄执有我,本来无法可得,妄执有法。因有我法二执,就起惑造业,就有了业行。无明缘行,是过去惑业的因。 
  三、识:一刹那之间在父母面前,看到现前欲境,就生起一念爱心,为受生的种子,纳于父精母血之中,而为胞胎。 
  四、名色: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,和合成为我们的身心。 
  五、六入:六入就是人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、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,又为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所入,六根六尘,互相涉入。譬如眼根能够见色,就入于色尘,其他诸根也是这样的,所以叫做六入。 
  六、触:三和合是触,因为有了六根,它就能够感受和触对六尘境界。触是十二因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,能触是根,所触是境。环境的好坏,就会联系到我们根的感受,所以古人说:‘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’例如孟母,她为什么要选择邻居呢?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观的环境,对我们人主观的意识是起极大的作用。我们经常能够亲近高贤、或大善知识,时时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,那一定是天天向上,步步前进。如果因缘成熟,经常能在名山古刹清净道场,安心居住,时时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,即能:‘名山久住道心生。’清净佛地,因缘殊胜。对于所触的环境《遗教经》说:‘当制五根,勿令放逸于五欲,譬如放牛之人,执杖视之,不令纵逸,犯人苗稼。若纵五根,非唯五欲,将无涯畔,不可制也。又如恶马,不加控制,将牵人坠于坑阱。’能够把住这个触的大关,是一件重要的大事。 
  七、受:根尘相互触对,一定就会接受所触对的尘境,譬如我们的耳根,对声尘,就会接受各种声音,如笙箫鼓乐,同时演奏,我们就会同时接受,而且层次分明,清楚明白。以上识、名色,六入、触、受,是现在世的五支苦果。 
  八、爱:爱是贪爱,六根既然领受六尘,对于所接之境,妄生思量分别,对于称意的就欢喜,便生贪爱之心,不称意的就生烦恼厌恶之心。这个贪爱和厌恶之心,它是众生六道轮回的生死根源,发心学佛修行,就是要修这个妄想心。《金刚经》说:云何应住,云何降伏其心?也就是用金刚般若妙智来回光返照降伏妄想。要令它对境不生爱染之心,不起分别之念,心如枯木寒灰,意似寒潭死水,一念不生,万虑俱寂,这就是‘一刀斩断烦恼因,双脚踢开业障苦’。记得古德说:‘铁牛哪怕狮子吼,恰似木人看花鸟,但自无心于万物,何妨万物常围绕’。这里最为吃紧的是无心二字,就是六根对六尘不生贪爱之心,一心念佛或照顾话头,就能降伏其心。日久月深,功夫自然成熟。古人赞无尽意菩萨说:‘世界无边尘扰扰,众生无数业茫茫,爱河无底浪滔滔,是故我名无尽意。’说明爱的作用很大,爱有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爱、恶、欲的七种情念。一、喜,成就我所爱的,心中就欢喜。二、怒,夺了我所爱的,心中就要发怒。三、哀,失去我爱的,心中就生悲哀。四、乐,得到我所爱的,心中就生快乐。五、爱,一切环境,对我有利的,心中就生起贪爱,贪得无厌的妄念。六、恶,违背我所爱的,心中就生厌恶。七、欲,顺从我所爱的,心中就生贪欲。依此看来,爱的确是生死的根本,烦恼的首恶。古人说:‘踏断脚下红丝线,跳出红莲大火坑’。什么是脚下红丝线?就是这个爱字。 
  九、取:既爱了所贪的五欲境界,就想尽办法把它攫取过来,随心所欲的为我享受,多多益善,贪得无厌,毫无疑问,就会做出种种恶业,如果感到违反我所贪爱的环境,就横生忿恨,不顾一切,任意胡为做出许多罪业,所以说取是罪魁祸首,我们要时刻把住这个取的关口,能够断除烦恼因。可以免受生死苦,这个取和上面的爱以及最初的无明,这三支叫做烦恼的迷惑因。 
  十、有: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,对于所爱之境,将其取来,对不爱之境,把它舍掉,因此就做出种种业,真是业海茫茫,苦恼无量,有业因一定招感业果,因果定律,丝毫不错。爱、取、有三支是于现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因。 
  十一、生,根据爱、取、有三支苦因,依因感果,又出世投生。 
  十二、老死,凡有生,一定就会由少而长,由长而壮,由壮而老,步步向前迈进,最后走向死亡的道路,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。世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苦,正如释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,游四门时看到的那样,真是令人感到万分痛苦。而且这种痛苦,我们每人都是无法解决的,这是由于现在的爱取有三支苦因,而感招未来世的生、老、病、死的苦果。古人有一首偈语:过去二支因,现在五支果,现在三支因,未来二支果。概括的说明了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,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因缘法门,就是揭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循环的规律。总的说来就是无明缘行、行缘识、识缘名色、名色缘六入、六入缘触,触缘受、受缘爱、爱缘取、取缘有、有缘生、生缘老死。古人有四句偈:‘无明爱取三烦恼,行有二支为业道,从识至受并老死,如是七事为苦道。’是说十二因缘为惑业苦三道流转的道理。 
  十二因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,相互牵连的关系。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。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。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。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,互为因果的道理,觉悟到无明这一支,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。无明一灭掉,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。因此辟支佛就下定决心来斩断无明。譬喻砍树一样,先砍树根,树根一断,而整棵大树,便自然倒下。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,灭除烦恼,所以叫做还灭门。这就是缘觉圣人所修的十二因缘的道理。 

三十七道品  道品,为梵语bodhi-pāk?ika 之意译,又作菩提分、觉支,即为追求智慧,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。又称三十七觉支、三十七菩提分、三十七助道法、三十七品道法。循此三十七法而修,即可次第趋于菩提,故称为菩提分法。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: 
  (一)四念处,又作四念住。(1)身念处,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。(2)受念处,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。(3)心念处,观此识心念念生灭,更无常住。(4)法念处,观诸法因缘生,无自主自在之性,是为诸法无我。 
  (二)四正勤,又作四正断。(1)已生恶令永断。(2)未生恶令不生。(3)未生善令生起。(4)已生善令增长。 
  (三)四如意足,又作四神足。(1)欲如意足,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。(2)精进如意足,于所修之法,专注一心,无有间杂,而能如愿满足。(3)念如意足,于所修之法,记忆不忘,如愿满足。(4)思惟如意足,心思所修之法,不令忘失,如愿满足。 
  (四)五根,根,即能生之意,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。(1)信根,笃信正道及助道法,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。(2)精进根,修于正法,无间无杂。(3)念根,乃于正法记忆不忘。(4)定根,摄心不散,一心寂定,是为定根。(5)慧根,对于诸法观照明了,是为慧根。
  (五)五力,力即力用,能破恶成善。(1)信力,信根增长,能破诸疑惑。(2)精进力,精进根增长,能破身心懈怠。(3)念力,念根增长,能破诸邪念,成就出世正念功德。 (4)定力,定根增长,能破诸乱想,发诸禅定。(5)慧力,慧根增长,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。 
  (六)七觉分,又作七觉支、七觉意。(1)择法觉分,能拣择诸法之真伪。(2)精进觉分,修诸道法,无有间杂。(3)喜觉分,契悟真法,心得欢喜。(4)除觉分,能断除诸见烦恼。(5)舍觉分,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。(6)定觉分,能觉了所发之禅定。(7)念觉分,能思惟所修之道法。 
  (七)八正道,又作八圣道、八道谛。(1)正见,能见真理。(2)正思惟,心无邪念。(3)正语,言无虚妄。(4)正业,住于清净善业。(5)正命,以正当方式生活。(6)正精进,修诸道行,能无间杂。(7)正念,能专心忆念善法。(8)正定,身心寂静,正住真空之理。[杂阿含经卷二十六、卷二十七、卷二十八、俱舍论卷二十五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、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] 

八正道   
  
  佛教教义。亦称八支正道、八支圣道或八圣道。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(涅盘)的八种方法和途径:1、正见。正确的见解,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;2、正思维。又称正志,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、分别;3、正语。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,不说妄语、绮语、恶口、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;4、正业。正确的行为。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,不作杀生、偷盗、邪淫等恶行;5、正命。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;6、正方便。又称正精进,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,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;7、正念。念念不忘四谛真理;8、正定。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,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,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。 
 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,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。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,认为只有自己的教义才是真理,其他宗教及各派哲学都是邪见。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,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。 
  八正道也是针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“六师”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。佛陀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,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称为中道。原始佛教对这种不苦不乐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视,列为四谛之一“道谛”的具体内容。对于八正道的详细解释有安世高译的《佛说八正道经》、《增一阿含经》的《四谛品》和南传《相应部经典》。 

六度: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,可以自度度他、福慧双修、三学具足。 
  六度 
  佛教教义。 
  又译事究竟、到彼岸、度无极,简译为度;音译波罗蜜、波罗蜜多、播罗弭多;梵汉并译六波罗蜜(多)。度即渡之意。 
  《大乘义音》卷十二:“波罗蜜者,是外国语,此翻为度,亦名到彼岸。”谓菩萨乘此六度船筏之法,既能自度,又能度一切众生,从生死大海之此岸,度到涅盘究竟之彼岸。为大乘佛教最主要的中心教义。 
  1、施度(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):总有财施、法施和无畏施三种。谓菩萨由修布施,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,与众生利乐。 
  2、戒度(尸波罗蜜或尸罗蜜):包括出家、在家、大乘、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,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,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。 
  3、忍度(羼提波罗蜜):谓菩萨由修忍度,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,即能断除瞋恚烦恼。 
  4、精进度(毗梨耶波罗蜜):谓菩萨精励身心,精修一切大行,能对治懈怠,成就一切善法。 
  5、禅度(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):止观双运名禅,亦名静虑、三昧、三摩地、定。谓思维真理,定止散乱,心一境性,调伏眼耳等诸根,会趣寂静妙境。有四禅、八定及一切三昧等。 
  6、慧度(般若波罗蜜):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。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,能对治愚痴 昧无知(无明)。 
三法印、一实相印,即得正法之精髓。 
  三法印系指: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涅盘寂静。印者,认可、验证之意。藉此三者根本教理,得以判别印证法之正邪,故称‘三法印’,其内容梗概,开演如下: 
  ⊙诸行无常:意指世间一切事物,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,无一常住不变。有为诸法概皆无常,众生执以为实,认假作真,而起诸妄想,或求长生不老,或徒务粉饰色身,不识‘亘古不变’,仍不免‘刹那生变’,无常者,乃是世间之自然法则,此方是‘真常’。了悟变化无常乃是生命的特征,于一切境,随遇而安,在悲智双运中,得见生命之究竟义。想得到幸福,就要从真理下手。真理要从心下手,心要从悟下手。悟就要从观照无常下手。能观照就有大慈悲心,因为能观照无常,就没有得失的观念。一旦失去什么,就不会感到痛苦,因为你知道——这就是无常。 
  ⊙诸法无我:意指世间诸法,无论有为、无为,皆是缘起幻有,并无恒常不变、独立存在之实体或主宰。世尊殷勤嘱咐:应于二六时中观照‘无我、无我所’。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躯,凡我之物皆是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。若真有我,何以我之心绪、生死皆非己能掌控?足见‘我’无从主宰‘我所有’,有‘我’即生对立,而我执则为一切众生之通病,唯有放下我执,方可觅得真我。唯有了知无我,始能与世界和平共处。 
  ⊙涅盘寂静:此系佛教之中心思想,意指不生不灭,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。若离开涅盘思想,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,只能称之为劝善,不能体会因性本空,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奥义。未入正信者,每以涅盘为死亡,此乃严重之误解。倘如其所言,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,岂非生死未了?众生长劫轮回之苦,乃受业力所牵,作不得主。唯有佛陀为究竟涅盘,以其死即不复再生,不生则不灭,盖已打破无始无明,彻见本来面目,此乃称为佛教最可贵之处。 
  凡人皆贪生畏死,因世间他事,皆有解决之道,唯独死亡,无可商量。圣者超脱物外,于现实生活中,即是不生不灭之涅盘妙心,所谓:‘不染六尘名护法;不生妄想名涅盘。’心外见法,名为外道;若悟自心,即是涅盘。生死与涅盘本无距离,只在当下一念间。若体悟本性,生死、涅盘皆不可得。吾人但不造生死业,即得大涅盘;若求大涅盘,即造生死业。 
  一实相印者,指真实无二,离诸虚妄之大乘义理。即吾人所谓真如、法性。倘能在缘起法中,远离种种知见,内外俱空,活生生的现象界,便是寂灭之清净心。了悟万法如梦幻泡影,即见本体空性。虽处处如幻,亦处处实相。只须幻相看得开,实相自显现。 
  三藏十二部,浩如烟海;八万四千门,多似恒沙。欲以有限生命,开启永恒慧命,当以法四依为根据,藉此入道。 
  ⊙依法不依人:正法有二,一为世俗正法,系指文字三藏,事相上的大藏经,一为胜义正法,指证得无漏(真空无生)之理。行者应以教法、真理为凭,不可盲目信赖缘起幻有之臭皮囊。盖法可脱在缠诸苦,指引菩提之道。人则难免主观我见,若不契佛说,则当舍离。 
  ⊙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:三藏中有了义经与不了义经,前者指中道实相之谛理,后者乃为弘法而权巧之方便宣说。两者权冲,自当依了义经方能究竟解脱。 
  ⊙依义不依语:语言文字为传达义理之工具,其作用在诠释真理,然究非真理。切不可舍本逐末,率尔依循表相文字,断章取义,而轻忽其中所欲传达之内在意涵。 
  ⊙依智不依识:智者,非世智辩聪,而是真实圆满之般若智慧。识者,乃迷惑妄心攀缘尘境所生之虚幻认知及觉受。行者当以般若为依凭,不应以人间情识为指归,方可得证究竟涅盘。 
  佛子当信解正法,更当护持正法。就事相而言,要竭尽所能护持三宝,就理体而言,尤应护持当下之起心动念。
更新时间:17/02/26 09:23:02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